11月29日,30日,東芝公司和中國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師范教育司共同舉辦面向師范大學學生的“首屆 東芝杯?中國師范大學師范專業理科大學生教學技能創新實踐大賽”(以下簡稱大賽)決賽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行。本大賽從今年開始舉辦,是東芝公司在中國的CSR活動的一個重要部分。宗旨是希望通過大賽,使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師范大學理科專業的四年級學生能夠成為優秀的理科教師、從而為中國科學的自主創新發揮作用。

數學決賽現場

東芝總代表田中孝明與獲得者代表合影

教育部領導及東芝總代表與獲獎學校代表合影
來自國內的12所師范大學,立志將來成為理科(數學、物理、化學)教師的36位大四學生代表,在各校的數學,物理,化學學科預賽中脫穎而出,進入決賽。在決賽中,參賽學生要考慮如何在教學中能夠使中小學生切身體會到科學就在自己的身邊,通過學習科學帶來的樂趣,以及科學對人類文明進步起到的作用等等,通過參賽學生制作具有自己獨創性的、鉆研性的教案、并進行模擬授課的方式進行比賽。經過激烈爭奪,最終,華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分獲數學,物理,化學學科的一等獎。具體結果如下:
一等獎 | 二等獎 | 三等獎 | |
---|---|---|---|
數學 | 華南師范大學 林佳佳 主題:平方差公式 |
北京師范大學 郗 鵬 主題:橢圓定義及其標準方程 |
南京師范大學 朱家雋 主題: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
物理 | 華中師范大學 黎 碩 主題:自由落體運動 |
華南師范大學 林 蕓 主題:神奇的升力 |
東北師范大學 趙 倩 主題: 磁卡和動圈式話筒 |
化學 | 東北師范大學 孫姝雅 主題:物質的分類-簡單分類法及其應用 |
北京師范大學 尹 佐 主題:能源問題的“它山之石”-燃料電池探究 |
山東師范大學 周 慧 主題: 空氣的成分 |
參考資料:
<競賽概要>
1. 主辦 | 中國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師范教育司和東芝(中國)有限公司 |
---|---|
2.承辦(首屆) | 北京師范大學 |
3. 后援 | 日本駐華大使館 |
4. 參加者 | 指定師范大學(首屆為12所大學)的本科4年級學生,專業限為數學、物理、化學 12所大學為: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 陜西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 山東師范大學,浙江師范大學,西南大學 |
5. 舉辦周期 | 一年一屆 |
6. 預賽 | 各個大學內通過論文、模擬教學以及演講的方式進行預賽 每個學校各個學科選出一名代表(數學、物理、化學) |
7. 決賽 | 所有參賽大學的參賽選手一同進行比賽,按學科(數學、物理、化學)選出優勝大學生 |
8. 表彰 | 數學、物理、化學各個專業決出第一、二、三等獎(各一名) |
數學、物理、化學三個專業共計9名大學生獲得證書以及東芝產品并且安排赴日本研修
東芝集團以“推行CSR”為經營方針在全世界各地開展業務活動。
東芝中國集團特別將支援教育作為在華的社會貢獻的支柱之一,一直以來通過對“希望工程”提供建設等方面的支援;在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設立“東芝獎學金”方式來開展各種社會貢獻活動。今年5月份四川發生大地震后,我們為了幫助災區恢復重建,表達對于當地教育的關注,通過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贈了139萬元人民幣用以建設50間過渡性教室,并取名“東芝抗震希望小學”。
作為通過技術貢獻社會的企業,東芝一直關心孩子們包括數學、理學在內理科教育,致力提高他們對于科學的關注度,以及提高他們的潛在創新能力,這在東芝的CSR方面擁有重要的意義。1961年就在日本建成了東芝科學館來向民眾展示科學技術以及產品。1992年開始每年舉辦北美地區的科學技術競賽“探索展望科學大賽(EVA)”[1]、以及在日本開展體驗科學教育的普及活動等。
當前,在中國,“自主創新”成為社會的主要課題之一,中國教育部希望在師范教育領域內推行“自主創新”,因此有意舉辦此次的競賽,東芝愿意全力提供支持,因為這與東芝集團一貫支持教育、發展科學技術的CSR理念不謀而合。東芝作為提倡“Leading Innovation”[2]的公司,希望也對中國的自主創新做貢獻。
[1]“探索展望科學大賽(Explora Vision Awards)”
由全美科學教師協會(NSTA)主辦的以加深對于科學技術的理解、提高創造性和表現力為宗
旨的北美地區規模最大的科學技術競賽,在至今已經連續舉辦的16年間,吸引了涵蓋幼兒園到高中生在內共24萬6千名孩子們參加。
[2]Leading Innovation
東芝集團從2006年開始,將此作為新的集團標志。希望在技術創新和商品開發、生產以及營銷活動中連接不斷的掀起創新高潮,持續創造新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