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9日】12月28日,由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商務部與日本經濟產業省、一般財團法人日中經濟協會共同舉辦的“第八屆中日節能環保綜合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中日兩國節能環保領域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和企業界人士等約500人參加了此次論壇。
中日節能環保綜合論壇作為兩國間節能環保領域合作的重要平臺和對話機制,除與會領導發表主題演講并舉辦分科研討會外,會上還舉行了6大環保相關領域的中日合作項目的簽約儀式。其中,東芝公司的4個項目被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和日本經濟產業省認定為中日節能環保產業示范項目。
1、與清華大學的合作研究(共3項)
(1)針對潮汐發電的雙向/可變速水輪機的性能開發
從環保的理念出發,對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普及的探索正在進行。其中,潮汐發電被普遍認為是一種運轉時對環境負荷較小的發電方式,同時,中國國內今后也有很多潮汐發電站的建設計劃,因此東芝和清華大學決定積極展開合作研究,對潮汐發電的高性能雙向水輪機進行性能開發。
(2)超臨界CO2循環發電系統的渦輪用金屬材料的耐環境性能研究
超臨界CO2循環發電系統是以高溫高壓的CO2氣體作為工作流體的高效率發電系統,不過其系統渦輪所使用的金屬材料在該流體當中的表現尚存許多不明之處。本項目將從耐環境性能的角度探明高溫高壓CO2氣體當中金屬材料的表現,以得到評價材料壽命的相關指標。
(3)通過光觸媒(光蓓凈)分解附著在PM2.5表面的細菌
空氣當中漂浮的PM2.5顆粒表面附著著多種病菌和細菌,清華大學此前一直就這些附著著病菌和細菌的PM2.5顆??赡軙o人體帶來的哪些影響進行研究。在此項目的第一階段,將會檢測在使用東芝光觸媒技術的“光蓓凈”產品之后附著在PM2.5顆粒上的病菌和細菌的減少量,并對評測結果和實證實驗進行研究。
2、對河北省的制鐵工廠增建二氧化碳捕集與封存系統(CCS)進行檢證
為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東芝與同方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續簽諒解備忘錄。同時,利用河北省制鐵廠的余熱回收鐵廠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并對其運輸至附近的油田進行EOR(提高原油采收率Enhanced Oil Recovery)的全過程實施可行性調研。
作為“地球內企業”,東芝依靠自身強大的節能環保技術優勢,在為中國環保型社會建設做出積極貢獻的同時,擴大在中國的社會基礎設施業務。2014年,東芝提出“Human Smart Community(智社會?人為本)”的全新企業理念,也將為實現“安心、安全、舒適的社會”不斷注入新的能量。